喝古樹紅茶、品湄潭翠芽、賞茶海風光,采訪山里帶貨“網紅”、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青年、茶葉加工商,以及正采茶的茶農們。
4月12日,由中宣部組織的“建黨百年·境外媒體紅色之旅”采訪團,走進遵義湄潭,參觀采訪位于永興鎮(zhèn)境內的中國茶海、湄江街道金花村的七彩部落,感受革命老區(qū)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精神面貌變化。

湄潭“萬畝茶?!憋L光
(圖:天眼)
走進永興鎮(zhèn)“萬畝茶?!?/b>
生態(tài)綠色產業(yè)
在位于該縣永興鎮(zhèn)境內的萬畝茶園里,記者們登上觀海樓,眺望漫山遍野的綠色“海洋”,切實感受到當地茶產業(yè)發(fā)展帶來的蓬勃生機。
“萬畝茶?!敝饕圆韬S^光和茶文化風情體驗為核心,連片茶葉面積達4.3萬畝,是目前世界上連片面積最大的茶園。園內地貌多為低矮丘陵,茶樹種植依山順勢,綠野遍地,環(huán)顧四周,綿延不盡,是典型的生態(tài)綠色產業(yè)。
這里所產的“湄潭翠芽”“遵義紅”先后榮獲國家級名優(yōu)茶特等金獎,讓茶農實實在在感受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幸福。

外媒記者在“萬畝茶海”進行采訪

采訪正在采茶的茶農
(圖:多彩貴州網)
走進金花村七彩部落
茶旅一體致富路
隨后采訪團一行走進湄江街道金花村七彩部落,現場參觀湄潭翠芽手工制茶技藝、湄潭茶葉產品展示展銷,了解當地茶旅一體化發(fā)展,感受革命老區(qū)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和精神面貌的變化。
金花村距離縣城6公里,有800多戶村民,是遵義市湄潭縣茶旅扶貧示范區(qū)。湄潭縣湄江街道金花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總經理劉建順告訴采訪團記者,自2016年起,金花村開始發(fā)展茶產業(yè),因地制宜推進茶旅一體化發(fā)展。
七彩部落依托原有的地理優(yōu)勢和自然資源,通過政府投資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huán)境改善提升,再以村民自營、入股、合資等方式,引導農民以“三資”入股參與旅游業(yè)經營管理,建設了“七彩之門、七彩傘陣、七彩民居、七彩廣場、七彩木塔、七彩樂園、七彩畫室、七彩3D畫等景觀,形成了集農業(yè)體驗、農家休閑、山莊避暑、自然觀光、戶外旅游為一體的鄉(xiāng)村旅游景區(qū),不僅解決了村民,特別是貧困人口的就業(yè),還連年實現了村集體、村民和貧困群眾多方共贏。

金花村七彩部落
(圖:天眼)

外媒記者拍攝湄潭翠芽加工
(圖:天眼)
做一個幸福的農民
靠茶致富新路徑
“長著矮矮樹,開著白白花;綠了千千里,富了萬萬家。這段順口溜,就是我的家鄉(xiāng)靠茶致富的寫照?!?/p>
金花村七彩部落的網紅帶貨青年馮燕青,為記者們現場模擬了直播帶貨的場景。一部手機、一個自拍桿就是馮燕青的全部工具,他說自己是個新手,但進步很快,最多的一天,直播銷售額達9千多元。
“原先村里年輕人有2/3在外務工,現在大部分都回來了,種茶、制茶、賣茶、開農家樂等,村里人均收入突破4萬元。收入不比城里打工差,還能照顧老人孩子?!眲⒔樥f。
據介紹,目前湄潭全縣茶園面積60多萬畝,年產值50多億元。全縣51萬總人口中,有45萬人圍繞茶產業(yè)鏈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湄潭“一片茶葉、帶富一方”的精彩故事,給外媒留下了深刻印象。

采訪隨丈夫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的青年
(圖:多彩貴州網)

外媒記者拍攝茶農采茶
(圖:多彩貴州網)

外媒記者掃碼購買“遵義紅”
(圖:多彩貴州網)
來源于:多彩貴州網,天眼,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